甘肃酒泉:“小板凳”架起党群服务“连心桥”_全球看热讯
来源:法治日报-法治网     时间:2023-04-17 14:58:03

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李双红


(资料图片)

小纠纷关系大稳定,小调解成就大和谐。

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在辖区内各小区楼院广泛开设“小板凳议事会”居民协商议事平台,由乡镇、社区综治中心和各级网格长发动组织居民,将协商议事的场所搬到居民楼院,大家坐着小板凳、小马扎围坐在一起,以拉家常的形式,让群众把遇到的矛盾问题说出来,大家畅所欲言,做到了“院落里聚民心,板凳上提民意”,共同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架起了党群服务“连心桥”。

肃州区“小板凳议事会”,为社区居民协商议事增加了一个公开、透明、舒适的平台,进一步激活了群众的自治细胞,营造了“居民事、居民议”的浓厚氛围,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。

政策宣讲常态化 让“小板凳”有深度

据介绍,肃州区将群众政策理论知晓率与“小板凳议事会”相结合,根据各地方环境特点以及群众的活动规律,划分出可见范围内能够合理利用的场地和区域打造宣传阵地。

同时,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、政法干警、社区干部、网格长、志愿者等力量,加入社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,开展理论宣讲进网格、进楼院活动。充分利用居民群众茶余饭后的有利时机,以网格为单位,围绕法律常识、惠民政策、安全小常识等内容,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定期在小区楼院开设“小板凳”花式宣讲课堂。居民群众自带小板凳围坐在一起,让理论宣讲成为居民群众茶余饭后的“精神食粮”。

“小板凳议事会”还通过发放资料、集中宣讲等方式向居民普及防诈骗、养老服务等知识,针对群众关心、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,做到群众意见建议的及时反馈。

共同协商解难题 让“小板凳”有温度

据介绍,肃州区充分利用“小板凳”议事,开展群众说事、民情恳谈、百姓议事、妇女议事等活动,引导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乡贤“五老”人员等参与社会治理。充分发挥其“离得近、叫得应、接地气”的优势,广泛收集民情动态,从而纵深推动村民自治向制度化、规范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,形成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办、民事民管自治格局。

肃州区深化推进“小板凳议事会”工作机制创新,探索解决社会治理难题的新路子。建立由村组、社区党组织主动担负起牵头组织协调职责,吹哨通知责任单位现场牵头调处化解。需要行业调处化解的,协调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现场调处化解。重大疑难纠纷,实行领导包案制负责调处化解,让群众由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、实施者、受益者。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自治优势,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实现了小切口撬动“大治理”。

文明新风进万家 让“小板凳”有活力

“小板凳议事会”通过协调相关社会志愿服务组织,针对居民多元化需求,每月20日为“小板凳议事会”固定协商日,每周二开展社会治理“有问有答”活动,每月5-10日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活动,每月15日驻点政法干警进网格,每月25日为综治服务日等常态化活动。

同时,将网格长“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”的优势,与公、检、法、司“懂法律、讲政策、会调解”的特点紧密结合,建立司法行政干警、法律服务工作者与网格长普法联动机制。实行“干警进网格、律师进网格、宣传员进网格”制度,通过入户宣传、以案说法、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,把法治宣传工作触角延伸至每个网格、每个楼院、每位住户,构建“一张网、全覆盖、零距离、无缝隙”的网格化普法宣传新格局。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